首页 资讯 正文

中国数学发展史简述 中国数学发展史

2023-06-18 21:59:42   来源:城市网    

1、中国古代是一个在世界上数学领先的国家,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,可以看出无论在算术、代数、几何和三角各方而都十分发达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2、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初等数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。

3、  (一)属于算术方面的材料 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,这些运算只是一些结果,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。

4、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"孙子算经"(公元三世纪)内有了详细的记载。

5、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数的,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,己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,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、百位数、万位数等;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、千位数等,在运算过程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。

6、"孙子算经"用十六字来表明它,"一从十横,百立千僵,千十相望,万百相当。

7、" 和其他古代国家一样,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。

8、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,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,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。

9、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(公元前一世纪)上面写有九九的乘法口诀。

10、  现有的史料指出,中国古代数学书"九章算术"(约公元一世纪前后)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,"九章算术"的分数四则运算和现在我们所用的几乎完全一样。

11、  古代学习算术也从量的衡量开始认识分数,"孙子算经"(公元三世纪)和"夏候阳算经"(公元六、七世纪)在论分数之前都开始讲度量衡,"夏侯阳算经"卷上在叙述度量衡后又记着:"十乘加一等,百乘加二等,千乘加三等,万乘加四等;十除退一等,百除退二等,千除退三等,万除退四等。

12、"这种以十的方幂来表示位率无疑地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。

13、  小数的记法,元朝(公元十三世纪)是用低一格来表示,如13.56作1356 。

14、  在算术中还应该提出由公元三世纪"孙子算经"的物不知数题发展到宋朝秦九韶(公元1247年)的大衍求一术,这就是中国剩余定理,相同的方法欧洲在十九世纪才进行研究。

15、 宋朝杨辉所著的书中(公元1274年)有一个1—300以内的因数表,例如297用"三因加一损一"来代表,就是说297=3×11×9,(11=10十1叫加一,9=10—1叫损一)。

16、杨辉还用"连身加"这名词来说明201—300以内的质数。

17、  (二)属于代数方面的材料  从"九章算术"卷八说明方程以后,在数值代数的领域内中国一直保持了光辉的成就。

18、  "九章算术"方程章首先解释正负术是确切不移的,正象我们现在学习初等代数时从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学起一样,负数的出现便丰富了数的内容。

19、  我们古代的方程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已有多元方程组、一元二次方程及不定方程几种。

20、  一元二次方程是借用几何图形而得到证明。

21、  不定方程的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,这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。

22、  具有x3+px2+qx=A和x3+px2=A形式的三次方程,中国在公元七世纪的唐代王孝通"缉古算经"已有记载,用"从开立方除之"而求出数字解答(可惜原解法失传了),不难想象王孝通得到这种解法时的愉快程度,他说谁能改动他著作内的一个字可酬以千金。

23、  十一世纪的贾宪已发明了和霍纳(1786—1837)方法相同的数字方程解法,我们也不能忘记十三世纪中国数学家秦九韶在这方面的伟大贡献。

24、  在世界数学史上对方程的原始记载有着不同的形式,但比较起来不得不推中国天元术的简洁明了。

25、四元术是天元术发展的必然产物。

26、  级数是古老的东西,二千多年前的"周髀算经"和"九章算术"都谈到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。

27、十四世纪初中国元代朱世杰的级数计算应给予很高的评价,他的有些工作欧洲在十八、九世纪的著作内才有记录。

28、十一世纪时代,中国已有完备的二项式系数表,并且还有这表的编制方法。

29、  历史文献揭示出在计算中有名的盈不足术是由中国传往欧洲的。

30、  内插法的计算,中国可上溯到六世纪的刘焯,并且七世纪末的僧一行有不等间距的内插法计算。

相信通过中国数学发展史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